北京觿堂文化艺术基金会‘美好家园 非遗之美’——2022年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国际儿童公益画展”在线上正式开幕
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
2022年12月,北京觿堂文化艺术基金会‘美好家园 非遗之美’——2022年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国际儿童公益画展”在线上正式开幕。此次展览共有参展作品200件。
本届公益画展以“美好家园 非遗之美”为主题,分为3个展厅,以“传承与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面向全球5-15岁的少年儿童征集美术作品。从少年儿童眼中看非遗、用少年儿童的双手画非遗,通过参与画展,让少年儿童了解与关注非遗文化,带动千万家庭走进非遗、爱上非遗、传播非遗,让世界文化在孩子们的画笔中得到融合,让人类的文明在少年儿童的笔下生辉。
1号展厅
郑好《非遗之美》
谢熙文(8岁)《我最爱景泰蓝》
北京市 海淀区
指导老师:张静
“她的色彩丰富,明艳而又典雅。她有着波斯文化的底蕴,但又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升华。”
王辰羲 (10岁)《华阴老腔》
北京市 海淀区
“华阴老腔是明末清初,起源于陕西省华阴市双泉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我的姥爷就来自华阴老腔发源地,他常跟我说起他非常喜欢听华阴老腔,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追求自在、随兴的痛快感,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被誉为黄土高坡上‘最早的摇滚’。2006年,华阴老腔已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华阴老腔,爱上华阴老腔,做非遗文化的传扬者。”
方心怡《川剧与皮影共舞》
杨熙然(7岁)《非遗布老虎》
河南省 洛阳市 洛龙区
指导老师:张锐
“布老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下来,历史悠久,老虎是百兽之王,古时人们会制作可爱的老虎布偶,送给孩子们当作吉祥的礼物,寓意祝福孩子能像老虎一样强壮,还能驱邪避邪祟,并且颜色丰富备受孩子们喜爱。今年又是虎年,我画了和爸爸一起骑着布老虎喜气盈盈地玩耍。”
方牧言《非遗之美》
秦裕辰《美好家园 非遗之美》
陈人郡《一家江南行》
北京市 海淀区
“从云锦织造、苏州制扇、苏州玉雕、无锡泥人,到青田石雕、乐清细纹刻纸、徽墨制作、歙砚制作、朵云轩木版水印等长三角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济济一堂,共同演绎江南文化的交互影响和丰富多彩。我们一家去江南体验不一样的非遗江南,我把苏绣穿在身上,体验不一样的江南。”
王钰珏《梦回黔西》
北京市 海淀区
“黔西农民画创作内容主要以苗族、彝族、仡佬族、白族等黔西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民俗、传统节日及他们的生产场景、生活情趣为题材原型。其绘画颜色强烈、明快、和谐、鲜活,基调和情绪健康朴实,构想奇特,夸张大胆、以神为美,抽象、简练、也不失浪漫。我和爸爸、妈妈、弟弟一起去黔西体验不一样的非遗文化。”
刘芮熙(8岁)《蝴蝶风筝-承载梦想和友谊》
北京市 海淀区
指导老师:郑璇
“非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更多地学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中我们也能得到很多的快乐,风筝就是其中的一种。我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筝设计了画面。我喜欢蝴蝶样子的风筝,春天在大地上放飞风筝,梦想着我和小伙伴儿能坐在高高的风筝上,一起展望远方,相互陪伴,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让非遗文化带着我们梦想起航!”
刘梓渔
北京市 海淀区
“皮影戏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璀璨的一个篇章,始于西汉,盛于清代,跨越千年的时光,让我们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吴欣儒(6岁)
河南省 洛阳市 涧西区
指导老师:王一帆
“大家好,我是吴欣儒。第一次在洛阳博物馆看到唐三彩,我就被深深吸引。2022年6月,我和妈妈来到唐三彩博物馆,观摩了唐三彩的制作、烧制等技艺,了解到唐三彩在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再次被它的魅力所折服。我的这幅作品中的三彩马正是以我亲手制作的三彩小马为原型创作的。非遗之美,沁润心田,愿更多的小伙伴走近非遗,了解非遗,将非遗文化代代传承!”
孙皓辰(8岁)
河南省 洛阳市 涧西区
指导老师:王一帆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我美丽的家乡——古都洛阳,素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在这片历史悠久的热土上,孕育形成了许多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宫灯就是其中之一。它构造精妙、造型优雅,星光辉映、耀烁古今。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洛阳城,感受深沉厚重的中华文明和璀璨夺目的河洛文化。”
杨子墨(12岁)
河南省 洛阳市 洛龙区
指导老师:杜丹
推荐机构:画加儿艺术
“京剧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华美的戏服和美轮美奂的头饰带给人们美的视觉盛宴,我想把这些美好的东西用画笔描绘出来,让人们领略非遗文化的魅力。”
1号展厅直达链接:https://wmy-game.ophyer.com/X4HABHQrja
长按此二维码进入1号展厅
2号展厅
吕辰汐(11岁)
河南省 洛阳市 洛龙区
指导老师:张晶
“京剧是我们的国粹之一,《贵妃醉酒》取材于中国唐朝历史人物杨贵妃的故事,经过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创作、表演而广为人知,是梅派代表剧目之一。对于小朋友来说,他们虽然听不太懂戏曲里的故事,但是亮眼的戏服与扮相早已深深地扎根在脑海里,用画笔勾勒出点翠,凤冠霞披,这就是小朋友眼睛里的中国文化。”
庄婧楠(11岁)
河南省 洛阳市 洛龙区
指导老师:吴丹丹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自武皇将牡丹贬至洛阳,富贵而坚韧的牡丹便在河洛大地蓬勃绽放。天堂是武则天礼佛圣地,唐三彩自初唐以来,直到宋朝,一直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蓝紫的底色,既有神秘感,又不失华美,满纸的红绫,彰显了洛阳文化底蕴的深厚。”
焦克强(12岁)
河南省 洛阳市 洛龙区
指导老师:张倩
“茶文化是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址丰富,是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体现着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李玥亮(8岁)《富贵有“鱼”》
北京市 海淀区
宋明骏(16岁)
北京市 朝阳区
“以国画的艺术手法,展现中华大地的壮丽山河。”
2号展厅直达链接:https://wmy-game.ophyer.com/X4HBhjuZpu
长按此二维码进入2号展厅
3号展厅
田楚尧(13岁)《新北京云漫游》
北京市 海淀区
推荐机构:京美考
杭运蛰(12岁)《穿越千年》
北京市 海淀区
推荐机构:京美考
3号展厅直达链接:https://wmy-game.ophyer.com/XbmntA4tX2
长按此二维码进入3号展厅
让多元文化在孩子们的画笔中得到融合,让人类的文明在少年儿童的笔下生辉。冬已至,春不远,祈愿一切顺遂平安。